团队名称 | 参赛作品 | 参赛高校 | 团队成员员 | 分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中盛嘉材 |
中盛嘉材:新型商用级量子点薄膜领跑者 |
南京理工大学 |
陈嘉伟、周德春、古秋豪、李严、苏玉琴、黄煜程 |
86.05 |
天生我“材” |
柔显核心材料——纳米银线流场扩大合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|
南京大学 |
余建明、杜莹莹、蒋竟、崔志阳、谢谦 |
82.18 |
意康医疗 |
“iCon”脑控与数字健康——手功能障碍者康护系统化解决方案 |
西安交通大学 |
沈安澜、杨钰奇、刘陈、林欣 |
81.5 |
海源科技团队 |
化壳为骨——引领高性能定制骨修复材料新航向 |
山东大学(威海) |
王洪波、杨陈西雨、刘贺清、李如曦、孙康娴 |
81.09 |
光材致显 |
面向Micro-LED/Mini-LED全彩化的量子点微透镜阵列制备技术 |
北京理工大学 |
张萍萍、李建军 |
80.86 |
星海宏图创业团队 |
星海宏图——全球海洋环境遥感观测系统领航者 |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 |
魏臻、曲若钊、李怡箫、舒顺强、穆昀昌 |
79 |
柔印科技 |
新型银纳米线显示屏开拓者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 西安交通大学 | 拉曼大学 |
南泽、TAN PEI SZE、张宇曦、姜泓成、Chun Xin Yee、袁海东谦 |
78.14 |
视微科技 |
视觉振动检测系统 |
合肥工业大学 |
杨平安、梁帅、孔瑞、臧宗迪、周勇 |
77.18 |
挑战者联盟 |
基于多信息全景视觉 SLAM 技术的智能小车导航系统 |
合肥工业大学 |
种法亭、丁稀、曾庆旺、李冠达、廖志伟 |
76.86 |
Protection |
Protection——基于生物认证和Azure 云的第三方授权服务 |
大连理工大学 | 天津大学 | 中国科学院大学 |
林双印、林佳南、丁子辰、董润霖、王慷 |
76.73 |
柔感科技项目团队 |
柔感科技:以柔性传感器引领中国智造 |
厦门大学 |
佟怡霆、马豪豪、谢家乐、苏上龙、夏瑜 |
76.64 |
万象科技 |
透明Micro-LED显示屏 |
厦门大学 |
郑曦、赖寿强、范小通、王天麟、钟晨明 |
75.68 |
凌烟智盔 |
凌烟智盔——基于AR技术的智能安全头盔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袁宗林、秦皓楠、张凯熙 |
75.59 |
手之声智能手语翻译手套科技团队 |
SLT GLOVE——基于多传感器系统的智能手语翻译手套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姬怡希、冶佳丽、陈倩、刘翠、范雪元 |
73.77 |
Vision Ward |
Vision Ward:“AI换脸”在线检测与对抗系统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欧宇恒、王昊强、钱珈萱 |
73.68 |
Freeform团队 |
Freeform——基于混合维度异质结器件的防褥疮医疗系统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龙泳豪、庞钰佳、李奕霖、宋奕锦 |
70.55 |
X-青春 |
X射线吸收光谱病灶检测系统 |
厦门大学 |
宋施良、许铭权、王昌浩、阙旭晖 |
66.5 |
获奖团队 | 参赛作品 | 就读高校 | 参赛队员 | 大赛奖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安睿达科技 |
活性氧等离子皮肤病治疗仪 |
大连海事大学 |
李帅奇、王超、李新雨、王小舟、王旭峰 |
一等奖 |
MoveIt意念互联 |
脑控机器人 |
北京理工大学 |
刘思宇、董一名、王珏、王凯、张德雨 |
二等奖 |
视觉哨兵 |
视觉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|
福州大学 |
林博毅、吴婉祯、刘艳冰、叶祖铭、张宇龙 |
二等奖 |
酷冰科技 |
基于智能模块化的可拼接CO2移动冰场 |
天津大学 |
王派、王启帆、刘铭帅、宿锦楠、吴博昊 |
三等奖 |
IRETA |
数字化肿瘤精准消融治疗系统 |
西安交通大学 |
周一坤、韩轩、黄盼、李雨辰 |
三等奖 |
屏实力不焦虑队 |
海极星-海洋地质勘探国产化定位装备开拓者 |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 |
马尊、展梓豪、宋宇晴、张远帆、赵爽 |
三等奖 |
获奖团队 | 参赛作品 | 就读高校 | 参赛队员 | 大赛奖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iBone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|
iBone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|
西安交通大学 |
王瀚璇、赵雪颖、王晓晖、张昇 |
一等奖 |
摩米一队 |
智能生物显微镜 |
电子科技大学 |
于腾、高学顺、秦驰、霍一博 |
二等奖 |
模块化可重构外肢体机器人 |
模块化可重构外肢体机器人 |
哈尔滨工业大学 |
赵传武、张宗伟 |
二等奖 |
海硕源医疗 |
iCLIQAS智能化肿瘤精准放疗质控系统 |
西安交通大学 |
张赫萌、任超、高诚宜 |
三等奖 |
艾克申机器人战队 |
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|
东北大学 |
彭梦星、杨珊、王鹏飞 |
三等奖 |
黎明团队 |
便携式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仪 |
大连海事大学 |
李家硕、姜楠、李昊锟、李保 |
三等奖 |
A:北京时间2023年6月25日24:00。
A:北京时间2023年6月25日24:00。
A:错过预报名的团队,走正式报名通道即可,只要在提交截止日期前提交作品,均不会影响赛区赛统一评审。
A:可以,本次大赛面向所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校同学,不限制学校与地区,均可报名。
A:可以,但是在每个团队中都要有明确的职责。
A:可以,我们对于有创意并符合我们命题要求的作品都很有兴趣,赶快报名吧!
A:填写报名信息后会有弹窗提示报名成功,项目计划书模板从网页报名入口处下载,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提交。
A:只需队长进行大赛注册/项目计划书的上传即可。
A:请尽量确保第一次填写信息的准确性,如想要修改,可以使用注册账号登录报名页面进行修改。
A:须统一使用大赛官网项目计划书模板完成作品并上传,注意上传截止时间;为了解参赛选手项目成熟度,上传项目计划书时请选择报名赛道及作品方向;“已有相关文章发表(含申请/审核/发表中)/已申请相关专利(含申请/审核中)/已获得融资”等的作品可报名高阶赛道参赛,其它作品可报名成长赛道参赛。请在选择时根据项目情况如实填写。
A:我们计划在5月底举办赛事解读直播,对京东方以及大赛赛题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。具体时间及直播平台请持续关注后续赛事通知。
A:可以加入赛区官方交流QQ群,进行联系和咨询。